补色是指在色谱中一原色和与其相对应的间色间所形成的互为补色关系。原色有三种,即红、黄、蓝,它们是不能再分解的色彩单位。三原色中每两组相配而产生的色彩称之为间色,如红加黄为橙色,黄加蓝为绿色,蓝加红为紫色,橙、绿、紫称为间色。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就是互为补色的关系。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故在色彩绘画的表现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
我们知道,补色是人的视觉感受所呈现的一种视觉残象的生理反应。例如:当你注视一朵鲜艳的红花时,你的视觉会在红花的边缘外的背景色彩中感受到一些绿色的成分。当你观察一杯鲜艳的橙色饮料时,你会发现在这个杯子的投影及边缘背景上有蓝紫色的色彩成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补色现象。它是人的视觉色彩平衡系统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由于一种纯度较高的色彩相对应的相反成分伴随我们所注视的物体色彩而产生,以此减弱该物体的强烈色彩对视觉产生的刺激。绘画中的色彩慨念及原理的运用就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与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两方面为基础和依据的。因此,在绘画中,艺术家会主动地运用补色原理在绘画作品中制造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以获得特定的艺术氛围。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绘画大量地运用对比色——补色,纳比派画家的重要代表波纳尔的油画作品更是以补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对象的明暗关系,色彩明丽、轻快,充满光线的跳动感。可见,正确地运用补色会使绘画色彩作品取得醒目、强烈的视觉效果。
那么补色主要在画面中所表现的物体的哪些部分发挥作用呢?换句话说,在物体的色彩的哪些部分有补色成分呢?根据人的视觉平衡系统及出现视觉残象的规律特点,我们把补色现象在绘画作品中所出现的位置作如下归纳,即在物体色彩关系中有以下几个有补色成分的部分:以一个深红色的苹果为例,在这个苹果的明暗交接线上、投影的边缘应当有补色绿色的成分,在苹果边缘的四周也应适当有淡绿色的成分混合在周围的背景色彩中。补色的分离性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会使画面的色彩对比明亮强烈,增强空间距离感。这可从印象派以来的外光写生及静物写生作品中获得这方面的例证,并加深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在画面中,交接线、投影及背景处的色彩里有红苹果的补色绿色成分。这是视觉平衡系统产生的生理现象。这种补色对比在视觉上会加强色彩的对比距离感 如何处理色彩卷面效果、
1、一张水粉色彩画最重要的是色调,色调主导画面全局。作画者要先认真分析这组静物的颜色倾向,是什么色调。再分析色彩的冷暖、灰纯、对比、和谐等等。
2、一张画的空间感很重要,若画面没有空间物体是放不下的。针对色彩空间的处理需要几个方法:
a、 颜色容易醒目、前进,纯度低的颜色后退。利用这种原理我们在处理画面时,可以把同一块布或者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前后处理的饱和度不同。前面偏纯,后面偏灰。这是要有意识的去做的,有规律性的对于初学者而言是看不出那么大的变化。
b、前暖后冷。根据色彩对人视觉的生理反应,暖颜色容易前进冷颜色容易后退。我们画画也是一种视觉游戏,所以在处理前面的物体时,可以处理的比后面相对要暖一些,这样就会制造出自然的空间。
c、前实后虚,前大后小。这与色彩本身的原理基本无关了,而是运用素描上常见的处理手法。模糊含蓄的形象,总会有后退的感觉,而棱角分明,塑造仔细的物体总会跳到前面来。所以在素描关系上,我们也要拉开前后的空间。综上所述,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再结合画面中亮和暗的冷暖关系,水粉想画不好都难了。
3、冷暖都是相对而言的。有些同学不明白绘画关系的相对性,画面也就处理不好。我们调色盒每种颜色都有冷暖,绿色与蓝色相对是偏暖色,但是与黄色相对就变成了偏冷色。并且同样是黄或绿或蓝或红都有相对的冷暖色。了解这些冷暖并牢记运用,也是在色彩学习训练当中必不可少的。
4、塑造要根据物体的结构用笔。在塑造的同时,亮部和暗部的冷暖,纯灰等各种对比关系都要一次性到位。水粉尽可能在一次性完成,如反复修改很容易使画面变脏、变乱,这是由水粉的特性决定的。